数字报
小程序
公众号
“中国智慧”闪耀服贸会,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024-09-18 11:41:2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张佳星

“由于罕见病诊疗能力的提升,我们对于罕见病的确诊时间由原来的4年缩短到4周,罕见病就诊费用大幅降低,降幅可达90%。”9月13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期间,首都国际医学大会举办。北京协和医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张抒扬在会上表示,多学科协作罕见病治疗“协和模式”在罕见病诊疗方面给出“中国方案”。

在服贸会上,卫生健康领域的“中国智慧”次第呈现。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吉训明介绍,国家启动实施“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当前试点区域正在推行一种有效的综合管理模式,实现对以脑卒中为代表的慢性病的有效管控。防控慢病的“中国经验”有望达到卒中发病率降低30%、残疾死亡率降低40%等新水平。

面对全球健康治理提出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国一直在积极参与、创新应对,结出累累硕果。在服贸会的平台上,健康卫生服务领域“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中映射出的中国智慧将传播至更远,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包容式创新让中国卫生健康力量不断增强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秉持的创新引领理念。“中国已经成为包容性创新的一股重要力量,在健康领域拥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和人才。”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郑志杰评价道,中国在加大科学研究投入的同时,也努力确保新想法和新工具能够转化为有效的公共产品。

以疟疾防治为例,世界上每年新发病例超过两亿。但中国经过数十年的系统性工作,创造了从3000万到零病例的奇迹,2021年获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的认证。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的开创性工作为世界带来了抗疟新药,他们仍在开发新一代解决方案,助力全球根除疟疾。”郑志杰表示,盖茨基金会支持中国的创新抗疟药物和诊断产品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并和多个国际组织合作,促进产品进入全球市场、惠及更多人。当前,中国的疟疾防治模式正在不断推广,盖茨基金会与中国、非洲的合作者一起将中国经验结合非洲实际落地实施,助力当地抗击疟疾。

“在全球卫生健康治理方面,中国始终参与其中。”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院长梁万年介绍,中国政府、中国专家积极参与《国际卫生条例》的修订工作,在大流行公约制定、政府间谈判机构设立等多项工作中承担了大量工作。中非卫生健康伙伴行动中,中方与非方成立医院联盟、联合医学中心等,向非洲派遣医疗队员,实施医疗卫生和抗疟项目,对非洲遭遇的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支持非洲疾控中心建设,提升非洲各国公共卫生能力。

人工智能赋能 助力健康领域科技红利普惠可及

“先天性心脏病诊断非常困难,因为胎儿心脏非常小,凭借传统的超声影像,只有大城市大医院的专家才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进行诊断。”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钟东波讲道,要想让专业能力走到老百姓身边,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胎儿心脏多切面智能获取、三维数字化重构就能够形成筛查的辅助报告,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达到大专家的水平。

“这样的专业模型只是我们支持的案例之一。”钟东波说,当前,人工智能不仅赋能健康管理,还将为药物研发产业的创新发展赋能。为此,北京将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原则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赋能。

面对人工智能赋能健康领域发展的痛点,以北京为代表的地方政府纷纷开展创新探索。“拿不到数据、交易成本极高,是当前人工智能应用的最大障碍。”钟东波坦言,针对这一问题,北京正在探索相关机制,将数据进行脱敏整合提供给行业。

“我们将搭建要素汇聚的平台,遴选病种、机构和场景,提供供需对接服务,实施人工智能项目的揭榜挂帅,开展落地实施和示范应用,为人工智能在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钟东波表示,北京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聚焦重大疾病诊疗技术的关键突破,助力疾病管理关口的前移和诊疗能力的下沉。

与会专家表示,中国在卫生健康领域的探索和实践表明,推动健康领域的包容性创新合作,将让每个人都尽早受惠于先进的、拯救生命的创新成果。这将为全球卫生健康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高新视频 更多
高新热榜 全部本月
编辑推荐 更多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