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广东省“春雨行动——推进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项目对接会在广州市黄埔区、广州高新区举办。会上,广东省药监局发布了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沟通咨询与对接平台,来自广东省内知名三甲医院的20个创新项目进行现场展示推荐。
本次对接会围绕搭建“政医研企金”五方高效对接的平台,旨在推动临床研究创新成果与产业资源精准链接,共筑医疗器械医工融合创新路径。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大湾区分中心和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各级相关政府部门,全省医疗机构、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金融机构代表400余人参会。


“春雨”聚势,润泽创新沃土
作为国家药监局推动医疗器械源头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春雨行动”旨在系统收集临床创新创意、精准对接医疗器械研发需求,高效畅通医工转化链条,加速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成果落地进程。
“作为全国11个试点省份之一,广东省药监局积极推动落实‘春雨行动’,促进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医疗器械源头创新。我们将通过组织项目对接会、创新搭建项目对接与沟通平台等举措,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和长效服务机制,深化各方协同合作,推动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让更多‘源于临床’的创新成果真正服务于患者、赋能于产业。”广东省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邱楠介绍。
活动现场,新型生物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广东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迎军,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院长文卫平围绕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进行了分享交流,寻求打通临床机构与转化平台协作的转化路径。
临床创意是医疗器械创新的“源头活水”,要将这些宝贵的创意转化为成熟的产品,离不开临床机构与转化平台的通力协作,以及审评环节的有力支持。
据悉,广东省药监局审评认证中心网站已开设“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项目对接与沟通平台”通道。通过该平台,政府部门可对接医生团队,快速解答相关疑虑;相关企业可对接医生团队,推动成果落地转化。“我们将全过程加强重点项目跟踪和培育,全链条提升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效能,对创新器械项目实行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广东省药监局审评认证中心主任曾祥卫表示。
周到服务,护航产业发展
作为全省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区,黄埔区依托“两城一岛”特色载体,构建起“生物岛科研创新、科学城中试转化、知识城生产制造”的协同发展格局。当前,黄埔区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主体超4800家,产业营收规模达2300亿元,荣登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榜单第5位,其中人才和产业化竞争力跃居前三,稳居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第一梯队。
近年来,黄埔区创新构建“央省地企”四级联动机制,持续擦亮“十分周到”药械注册服务品牌:每月邀请国家药监局专家举办“面对面”咨询,为创新品种提供从临床试验至上市申报的全流程指导;与广东省药监局共建全省首个药械注册指导综合工作站,推动省级审评事项“就近办理”;设立广州市药品进口通关服务黄埔专窗,共建广州市生物医药研检综合技术服务平台,加速市级资源下沉;上线“黄埔药事通”小程序及监管技术服务平台,实现服务“24小时不打烊”;在“两城一岛”6个重点园区布局首批创新服务站,将药械注册申报服务送至企业“家门口”……
一系列精准务实的举措,有效激发了区域产业创新活力。2024年,全区新获批临床试验批件115件,占全省40%以上;累计获批1类创新药12个,其中2025年获批4个,数量居全省首位,创历史新高。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推动‘春雨行动’,全力构建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资源、最实的举措,为每一个优质项目铺路搭桥,为每一个创新梦想保驾护航,奋力打造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技术成果转化的‘黄埔样板’。”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次对接会展示的临床创新项目极具启发性,黄埔区与省药品监管局在政策、平台、服务上的协同优势,让我们对项目落地充满信心。”参会企业代表表示。
展望未来,黄埔区将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强化临床需求牵引,推动更多临床研究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开花结果,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黄埔动能”。
(图片来源:广州高新区)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