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小程序
公众号
全国率先!城市级智能微电网改革在珠海高新区正式启动
2025-10-27 12:31:22
来源:珠海高新区 

近日,珠海高新区城市级智能微电网试点项目合作签约活动举行。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珠海高新区落实珠海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高水平推进珠西科学城核心区建设,打造“城市级微电网破冰区”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为全国率先启动的城市级智能微电网改革试点,该项目建成后,珠海高新区将形成“大电网保社会供电、微电网保园区供电”的多层次、互补型供电新格局,为珠海能源结构转型与产业协同发展探索新路径、打造新样板,实现园区电力互通、互联、互调,将为珠海落实“双碳”目标、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注入强劲动力,加快引领珠西科学城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算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争之地”。当前,珠海正以“云上智城”建设为牵引,持续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作为珠西科学城“三大改革工程”之一,珠海高新区正在积极建设“城市级微电网破冰区”,城市级智能微电网项目在高新区加速推进,这种“低电价+高绿电+强算力”的组合,正成为珠海竞逐新一轮人工智能产业浪潮打出的“组合拳”。

全国率先探路

城市级智能微电网

能源保障和安全,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在现代能源体系,传统电力系统好比一条条宽阔的“主动脉”,能源单向流动,稳定却稍显笨重。一旦遇到突发性极端情况,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大面积停电。

相较于传统电网,智能微电网是由多个小型发电设备、能量储存单元和能量管理设备组成的小型电力系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独立性,是大电网的重要支撑环节。

珠海在全国率先探路城市级智能微电网项目,正是珠海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的改革部署上迈出坚实步伐的生动实践。

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出台政策,鼓励各地结合应用场景,因地制宜建设智能微电网项目。2025年4月,珠海市政府与广东电网公司签署建设一流电网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展珠海高新区城市级智能微电网试点建设。

推动城市智能微电网项目,既有国家战略意义,更是珠海产业发展重要之举。

从资源禀赋看,被誉为“百岛之市”的珠海,坐拥粤港澳大湾区优质风能、太阳能资源,集聚了海上风电高端制造产业链,丰富的绿色清洁能源是珠海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产业布局来看,珠海正加快建设“云上智城”,积极培育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开源体系、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这背后能源供给和安全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次试点是通过智能微电网运行管理系统将分散的电源、负荷和储能等元素深度融合、协同运作。”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这就如同给城市大电网装上“免疫系统”,即使局部故障也不会引发大面积停电。

探索能源革命

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

对珠海高新区而言,城市级智能微电网建设可谓“天时地利”。

近年来,珠海高新区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现已形成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与智能电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百亿元级产业集群,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

能源需求的变化折射出产业升级之变。高速增长的新兴产业发展态势,不仅为智能微电网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支撑,更催生珠海高新区对稳定、清洁、低成本能源的迫切需求。

2025年珠海高新区工作报告指出,力争2025年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软信业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同时,打造全域数字域先行区,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城市级微电网破冰区。

在此背景下,珠海高新区启动城市级智能微电网试点,既是对国家能源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探索能源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主动实践。

“珠海高新区正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窗口期。”珠海高新区发展改革和财政金融局副局长赵才炼认为,电力基础设施升级能为产业园区和企业输送更多绿色电力,助力实现低碳发展目标;同时,智能微电网的建设与本地新能源产业链的技术、制造优势高度契合,能进一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城市级智能微电网将打破园区能源系统信息孤岛,构建区域性智能微电网运营管理系统,通过科学制定运行策略,深度整合区域内源网荷储资源,依托数字化系统实现多元电力在更大范围内的动态监测、智能预测与优化调度,降低用电成本,推动电源、储能、电力用户等主体高效协同,实现多方共赢。

“以珠西科学城建设举例,城市智能微电网既可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对电能质量要求极高的产业,提供持续稳定的供电保障;又能通过优化用电方案、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等方式,切实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赵才炼说。

为园区企业

大幅降低度电成本

作为全国率先探路的城市级智能微电网项目,该项目首次将传统电力系统规划由配电网延伸到园区负荷端,突出电力负荷端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填补了传统电力规划的空白。

与此同时,城市级智能微电网突破单一要素的局限,通过源网荷储、虚拟电厂、市场交易多要素功能互补,机制联动,科学规划城市新能源资源配置,提升新能源本地消纳能力和外部接纳能力,助力实现国家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考核指标。

“基于珠海高新区现有产业园发展实际,城市级智能微电网即将落地两大试点。”珠海高新港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蒋敏露介绍,该项目的核心突破在于构建“绿电直连——园区间电力互济”的区域级智能能源生态。

其中,试点一位于珠海高新区香山路沿线港湾6号、7号、8号及储能产业园,总投资约1亿元。针对成熟园区特性,项目采用“分布式光储+电力交易市场”技术路线,计划建设9.3MW分布式光伏与50MWh分布式储能。

该试点满园后年用电量近1亿度,项目将通过光伏绿电供应、储能峰谷套利模式,每年为园区提供1000万度绿电及3000万度削峰填谷电量,预计最多为园区企业降低0.1元/度用电成本。目前试点一已完成招标,预计今年11月动工。

试点二落地北沙三生产业园,总投资约1.5亿元,计划绿电直连微电网,建设涵盖分布式光伏、集中式光伏及集中式用户侧储能在内的微电网运行管理系统,实现园区间电力互通、互联、互调。该试点计划于10月内完成立项。

“相较于试点一,试点二突破性更大、难度更高,后续会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落地。”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概括而言,城市级智能微电网既通过绿电直供打通清洁能源到核心产业的“最后一公里”,又打破单一园区能源壁垒,将分散能源单元整合为有机整体。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分析称,这不仅以“零波动”韧性保障核心产业用电安全,更以“大电网”协同效应优化区域能源配置,为城市产业升级与“双碳”目标深度融合提供可复制的能源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珠海高新区)

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高新视频 更多
高新热榜 全部本月
编辑推荐 更多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