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阿拉善高新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锚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将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在民主法治、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党的建设四大领域精准施策、协同推进,以系统性改革“组合拳”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深化民主法制改革方面,阿拉善高新区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研究制定《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融入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推动主线全面融入企业管理、生产经营与文化建设各环节。以“互观互学”为重要载体,统筹举办阿拉善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观摩会,组织阿拉善盟与乌海市签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作共建协议,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推进。同时,扎实开展“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民族政策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面向各族群众发放宣传册2000余份;精心组织“游津门 读历史”“游家乡、知家乡、爱家乡”等研学活动5次,广泛开展“红石榴”志愿服务、“物物置换 环保同行 共享生活”等群众活动,积极构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筑牢民族团结“基石”。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阿拉善高新区深入落实北疆文化建设提升机制,研究制定《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2025年任务清单》,持续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创作发布歌曲《驼盐古道》,推出首部AI音乐短片《乌斯太AI的心跳》,完成纪录片《驼盐古道:巴彦木仁苏木的千年盐韵》拍摄与发布,举办《崛起—乌斯太印记》新书首发仪式读者见面会及“工业文化踪寻”采风活动。在此基础上,着力构建“中央+自治区+盟级”三级媒体联动机制,截至目前,已在各级媒体发布稿件1300余条,微信公众号发布内容1640余条。其中,《阿拉善高新区:民族团结开出幸福花》《300秒看家乡》等重点稿件先后登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5000余只候鸟齐聚,湿地成北迁“补给站”》相关图文视频信息被CCTV2《经济信息联播》、CCTV13《央视新闻》、人民网等多家权威媒体采用,生动展现区域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成效,激活文明发展“引擎”。
攻坚社会体制改革领域,阿拉善高新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充分发挥网格员、楼栋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结合实际划分各级网格267个,配备网格长54人、网格员354人,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政策宣传、矛盾调解、隐患排查等能力。整合公安、检察、法庭、司法、信访、劳动仲裁等重点部门资源力量集中入驻,推动各行业部门按需轮驻,并因地制宜设置信访接待、法律服务、劳动仲裁、公安业务、工青妇维权、人民调解、诉前调解等12个功能性窗口,持续健全完善综治中心建设。此外,组织开展“综治中心在身边”集中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40余人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60余件,涉及人数280余人,通过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高效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只跑一趟路、成功办成事”的基层治理目标,夯实民生发展“地盘”。
强化党的建设改革工作中,阿拉善高新区深入推进“红帆引航 畅想未来”宣讲品牌建设,构建“学、讲、践”一体化机制,组建“领导干部+企业老总+先进典型”宣讲队伍,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宣讲50余场次,覆盖2000余人次。认真梳理建立苏木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完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等机制,其中嘎查清理内部功能机制及功能性指引牌4块,社区清理19块,梳理2个苏木镇基本履职事项354条、配合履职事项94条,上级收回事项81条。同时,持续健全常态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机制,梳理各项民生政策和民生项目37条,制作发放“我的一本幸福账”、民生“一卡通”等惠民政策宣传册4500册,征集意见建议43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2个,切实让作风建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把牢政治引领“航向”。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