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造”从技术研发到落地需要怎样的“生长土壤”?10月18日,随着“模术空间”的正式启用,苏州对这一问题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构建要素支撑、中试验证、场景对接、资本赋能、人才服务及生态营造等六位一体的全生命周期体系,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生态“苏州样板”。
赋能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含“模”量提升,全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高地、技术创新策源地与产城人融合示范区,“模术空间”落点在苏州工业园区,面向苏州,代表江苏,将实现“AI+制造”从单一服务点到全方位服务生态升华——在这里,AI企业不用再为算力和场景发愁,制造工厂能轻松找到适配的智能方案,科研机构的成果快速落地转化……
金鸡湖大道88号,江苏省首家“模术空间”的启用,不仅为苏州“AI+制造”融合发展树起了物理地标,更营造出一个资源高效配置、技术快速迭代、场景深度融合、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让沉淀的“势能”加速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动能”。
从资源供给到技术转化到场景落地,再到成长支持、生态协同,“模术空间”依托苏州国际科技园的雄厚基础,为“AI+制造”搭建起一套全链路、无断点的赋能体系。“有支撑、无卡点”的核心,恰在“六全”支撑——
资源支撑保障。多源异构、灵活定制的4200P智算算力即开即用,模型工具链、高质量语料、智能体评测一应俱全,不仅提供算力、数据资源服务保障,更是模型生产的“全要素超市”,从数据采集到算法优化,从算力调度到模型评测,企业所需的资源都能在这里“一站式”获取。
全流程中试验证。以国家人工智能中试基地为基础,以272名领军人才为“智核”、开源社区为“沃土”、跨界碰撞为“催化剂”,搭建头部服务商咨询、联合研发等协同创新平台,集成模型开发、测评、推广等全流程工具集,降低企业技术攻关、产品验证、市场推广难度和成本,实现创新成果快速产业化。
全场景应用对接。聚焦工业、医疗、政务等领域,开放丰富的真实应用场景,搭建多层次场景验证平台,实现上下游需求精准对接、技术迭代优化、模式复制推广,构建“试点-示范-规模化”应用生态,让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社会运转肌理,真正实现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全周期资本赋能。与数十支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深度合作,总规模超百亿元,针对企业初创、成长、成熟不同阶段提供全周期金融产品服务;同时,通过已设立的海外商务中心、推进跨境投资服务,为入驻企业精准匹配国际业务需求。
全方位人才服务。精准匹配AI九条人才政策,协同高校院所联合开展人才培养,配套建设人才公寓、国际社区,引入无人零售、智能物流等AI应用场景,以及创新孵化咖啡厅、黑科技体验馆等文化空间,让产学研交流充满活力。
全链条创新生态。微软创新中心、华为创新中心、IBM创新中心等国际知名机构齐聚,与中国科学院纳米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等科研力量形成“头部引领+多元参与”的协同创新生态。这里已孵化出数十家行业“独角兽”,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标杆”。
“模术空间”相当于一座“数字热带雨林”,这里拥有企业成长所需的全要素——阳光、雨露、土壤,会营造出万物竞相生长的创新生态。未来,“模术空间”将持续以六位一体为战略指引,最终实现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含“模”量、含“智”量双提升,真正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高地、技术创新策源地与产城人融合示范区。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