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小程序
公众号
杨凌示范区:以改革纵深发力 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2025-10-11 14:48:23
来源:杨凌示范区 

2024年以来,杨凌示范区纪检监察工委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健全完善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常态化机制,坚持超常规、大纵深推进,打出系列“组合拳”,探索出标本兼治、长效常治的有效路径。

聚焦“责任链条”

构建全方位联动体系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范围广、战线长,必须做到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切实推动各责任主体同时同向综合发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向心力凝聚力。杨凌示范区纪检监察机关把落实“党委政府主责、纪委牵头抓总、部门协同推动、市县主抓主战”的联动体系,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班子成员抓紧抓实分管领域整治工作,各职能部门不折不扣落实具体任务,确保集中整治责任落实“一股绳”、谋划部署“一盘棋”、攻坚行动“一张网”。

杨凌示范区纪检监察工委认真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及时就整治重点内容、重大案件查办、行业系统治理等提出意见建议,党工委委员会专题研究,细化整改落实措施。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定期向责任单位和党工委管委会分管领导“双反馈”,督促提醒分管领导召开行业系统推进会,落实“一领域一方案一专班”,深入查纠集中整治突出问题,通过以上率下、层层传导,有效凝聚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强大整治合力。纪检监察工委聚焦“监督的再监督”,持续加大下沉督导、明察暗访、带案下访工作力度,强化“纪巡审”联动,充分发挥县级主战场作用,把从严从实的强烈信号释放出来、传导下去。

聚焦“关键人和事”

以案件查办开路保持高压态势

纪检监察机关是反腐败专门力量。杨凌示范区纪检监察工委聚焦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核心环节,积极争取职务犯罪调查权和留置措施审批权,综合运用领导包案、挂牌督办、直查直办等方式强化案件查办,为深入纠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提供了坚强制度保障和基本条件支撑。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案件查办最能彰显决心和力度。杨凌示范区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完善与职能部门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全面起底过筛问题线索,实行“一周一研判、一月一调度”的动态管理机制,推动案件查办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2024年以来,杨凌示范区纪检监察机关党纪政务处分69人,移送检察机关5人,在杨凌示范区党员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形成了有力震慑。

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在强力推进案件查办的同时,杨凌示范区纪检监察工委坚持把案件查办与行业治理相贯通,紧盯医疗领域突出问题,督促医保部门对区内9家定点医疗机构、100家定点村卫生室、94家定点药店运用大数据排查比对等方式开展全覆盖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查处违规资金772万余元。同时,将办案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有效举措,推动杨凌示范区医院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一次挂号多科就诊”等便民服务措施,设立多学科MDT诊疗中心,解决疑难复杂疾病患者多个学科多次跑问题,不断改善群众就医感受。督促杨凌示范区医疗部门完善制度规定,优化业务经办流程,减轻群众就医负担。2024年以来,杨凌示范区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检验费同比下降5.2%,门诊患者检验费人均下降3.7%,真正实现了查处与治理的良性互动。

聚焦“解决问题”

以办好民生实事提升群众获得感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群众满意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杨凌示范区纪检监察工委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持续推进“一领域一类事”“一镇街一实事”,采取项目化管理和台账式推进的方式,推动各职能部门扎实办成65件群众可知可感可评的实事好事。

聚焦不动产“登记难”,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6个,办理不动产登记证1122套。整治政府项目、国企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累计为139名劳动者追回工资290万元。全面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区医疗机构203项检查检验项目纳入全省互认范围,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覆盖。通过养老、失业、工伤3项保险交叉检查和疑点数据“回头看”等方式,严肃整治骗取套取社保基金行为,追回违规资金15万余元。加快实施“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项目,主管道安装完成率64%,使农村居民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这一件件实事的落地见效,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集中整治带来的积极变化和实际成效。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杨凌示范区纪检监察工委将继续坚持严的基调、实的举措,在深化、转化、常态化上下功夫,不断巩固拓展集中整治成果,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努力实现从“当下治”向“长久立”的深化,为杨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图片来源:杨凌示范区)

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高新视频 更多
高新热榜 全部本月
编辑推荐 更多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