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近期,襄阳高新区团山镇的台子湾社区与华光社区,以便捷高效的应急处理和探索创新的治理模式,从解决居民“急难愁盼”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为民服务的暖心答卷。
快速响应解民忧:路灯“复明”,居民心安
9月21日晚,一通紧急电话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台子湾社区五组至襄阳市第27中学路段的一排路灯集体“失明”,给晚间放学的学生和出行居民的安全带来隐患。
社区工作人员闻讯而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经仔细排查,确定故障原因为线路老化短路。为尽快让道路重见光明,社区立即启动抢修预案,联系专业维修团队。22日上午,维修人员对故障线路进行了全面检测与更换,不放过任何一个接头和灯具。当日晚间,该路段路灯全部恢复照明,照亮了居民回家的路,也温暖了大家的心。“路灯亮了,晚上去学校接孩子就不用摸黑了!”居民的满意评价,是对社区工作效率的最佳肯定。
消除隐患保安全:地砖“夯实”,出行安心
无独有偶,在华光社区,另一场关乎居民“脚下安全”的抢修也在迅速展开。此前,华光小区综合楼外人行道出现地砖镂空、松动问题,并发生了居民绊倒的情况,安全隐患突出。
社区接到反映后,迅速响应,现场勘查发现地砖下因基础沉降已形成空洞。社区当即启动应急机制:一是立即督促物业公司组织维修,彻底根治问题;二是在破损区域拉起警戒线、设立警示牌,做好临时防护。很快,维修工人进场施工,将地砖重新夯实铺平,彻底消除了隐患。“这路修好了,走路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居民李阿姨的笑容,印证了社区“为民办实事”的务实作风。
探索“契约”促长效:“小巷管家”牵头,共建美好家园
除了快速应对突发问题,团山镇更着眼于长效治理机制的探索。华光社区创新推行“契约化”治理模式,让“小巷管家”这一群众力量成为社区管理的重要触角。
近日,华光社区的“小巷管家”们主动走进辖区背街小巷的各家商户,耐心开展“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协议签订工作。他们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邻里优势,与经营者亲切交流,明确责任范围,引导商户自觉维护环境秩序。此举不仅增强了商户的主人翁意识,更构建了“社区引导、商户参与、居民监督”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文明素养提升注入了持久活力。
从台子湾社区路灯的及时抢修,到华光社区地砖隐患的快速排除,再到“小巷管家”牵头的契约化管理,团山镇以“速”响应民之所急,以“契”约化凝聚民力,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的温度与深度,切实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