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上午9时,纪念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广场设立了观众席,共有5万多名各界代表和首都群众到现场观礼。其中,不乏来自苏州高新区的身影。
徐博翎
科技报国,心擎医疗的领航者

徐博翎是江苏省政协特邀委员、心擎医疗(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暨首席执行官,先后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姑苏领军人才等。
“有幸作为苏州台胞代表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见证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时刻,是我的无上荣耀。”参加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来自苏州高新区的台胞、青年科学家徐博翎表示,看着眼前一列列器宇轩昂的方阵和各色先进尖端的武器装备,心中感到无比震撼与激动。
徐博翎来自台湾,外祖父毕业于黄埔军校,祖父母同样曾亲历烽火连天的年代。30年前,父亲成为来大陆创业的“台商一代”。30年后,作为“台商新生代”,徐博翎带着在海外学成后的前沿技术,毫不犹豫回到大陆发展,以科技梦想融入苏州新质生产力发展前沿。
“拯救生命是我毕生的理想,大陆是我实现理想的沃土”。自2017年创立心擎医疗以来,徐博翎带领平均年龄仅34岁的团队,针对急性心源性休克、心脏术中循环保护、急重症器官衰竭等临床场景下的生命支持设备日夜攻坚,他们仅用3年就完成了国际同行8-10年才能完成的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研发。目前公司已申请300多项海内外专利,其开发的新一代便携式体外膜肺氧合系统BreathMo?,作为先进的急救设备,为2023年亚运会赛事保驾护航。一款体外全磁悬浮人工心脏MoyoAssist?已于去年获批上市。另一款目前世界最小的微创介入式人工心脏NyokAssist?,成为世界首款同时拿到中美“双创新”的人工心脏产品,目前正在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中。
“父辈总教诲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富足的时代,更应懂得自立自强,因为和平并非理所当然,而是无数前人奋力守护的结果。唯有铭记历史,方知团圆可贵。希望两岸青年把握时代机遇,不忘初心,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事,在大陆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成就一番大事业。”徐博翎表示。
林元达
桥接两岸,共筑教育文化交流梦

林元达是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江苏省政协特邀委员、台湾东吴大学大陆地区校友会荣誉会长。
“怀揣着兴奋与激动的心情,见证着这伟大时刻,感受着场面的宏大,感受着祖国的强盛、民族的自豪、对未来的自信。”来自苏州高新区的林元达说,“历史与未来在此刻交汇,荣光与梦想在此刻绽放,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自1989年家人到大陆设厂以来,林元达便与苏州高新区结下了不解之缘。2017年,他创立了苏州兴广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在积极参与本地台商社群建设与发展的同时,还身体力行地推动两岸教育与文化的交流。作为台湾东吴大学法律系的毕业生,他对与台湾东吴大学同根同源的苏州大学有着特殊的感情。2021年,接任东吴大学大陆地区校友会会长后,全力以赴推动两校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互助发展。在2022年“百企千岗”活动中,两校校友会共同发动企业,为两岸学子提供了2000个就业岗位。在林元达的努力下,以“同根同源同梦想”为主题的校友寻根之旅活动多次举办,增强了两岸东吴校友对母校渊源的认同,也为两岸青年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互动融合搭建平台。
“当青春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每一份付出都将汇聚成推动国家发展的磅礴力量。”林元达表示,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带领与影响更多两岸青年铭记历史、团结民族,为捍卫和平、复兴中华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徐博翎与林元达的故事,是两岸融合的美好缩影,也让我们看到了两岸青年携手共进、共创未来的美好前景。未来,他们将继续为苏州的发展、两岸的融合贡献力量,也让更多人看到台胞在祖国大陆逐梦的坚定身影和无限可能。
(图片来源:苏州高新区)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