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泰安高创中心的山东特谱药物研发有限公司实验室里,身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正操作着液质联用色谱仪分析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隔壁的炮制工艺研究室中,研究人员正比对古法炮制与现代提取技术的差异。这种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场景,正是这家药企深耕中药现代化的日常。
以科学为钥
将传统方剂与现代药学融合

“中药的根在传统,但生命力在创新。”山东特谱药物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燕开门见山,“泰安高新区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发展土壤,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中药现代化研究中。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让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智慧,通过现代科技的赋能,变成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现代药品,既能服务国内患者,也能走向世界。”据介绍,该公司自成立以来,便聚焦中药创新药、中药同名同方药等领域,在泰安高新区的政策扶持与资源对接下,将传统方剂的精髓与现代药学研究方法深度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发路径。
“中药国际化,首先要过‘质量关’和‘疗效关’。”刘燕指着桌上的现代药理研究报告说,“古人讲‘君臣佐使’,现代研究要搞清楚每一味药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这不是否定传统,而是用科学语言讲好中药故事。”在她的带领下,该公司团队正系统梳理经典方剂的临床应用经验,结合现代分离纯化技术,开展中药创新药的前期研究。而泰安高新区为企业提供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让他们在探索的道路上更有底气。
聚人才之力
构建“传统+现代”研发梯队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山东特谱药物研发有限公司构建了一支由“国医大师”、院士等专家领衔,博士、研究生、专职科研人员为主体的多层次人才梯队。这背后,泰安高新区的人才引育政策功不可没。泰安高新区为企业搭建了人才交流平台,助力企业招揽贤才。“我们既需要懂传统方剂、会辨证论治的中医专家,也需要精通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现代科研人才。”刘燕表示,该公司正着力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比如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合作设立研究生培训基地,就是让高校的基础研究优势与企业的产业化经验无缝对接,这也得到了高新区在合作项目上的大力支持。”目前,该公司专家委员会汇聚了来自山东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高校的10余位博士专家,涵盖药物化学、药物制剂、药物分析等多个领域。
走进山东特谱药物研发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的实验室,全自动药物溶出仪正在按照预设程序运行,旁边的检测仪器实时显示着提取液的有效成分含量。“这是我们针对中药同名同方药研发的关键设备。”刘燕指着设备介绍道,“同名同方药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要通过现代工艺优化,让传统方剂的疗效更稳定、可控。”据了解,山东特谱药物研发有限公司已针对多个经典方剂开展系统研究,通过现代分析技术,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倾创新之智
以持续投入驱动成果转化

持续的研发投入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数据显示,山东特谱药物研发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20%。“我们的研发资金主要用于科研团队扩建和精密设备升级。”刘燕透露,目前已引进液质联用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紫外分光光度仪、气相色谱仪、激光粒度分布仪等先进仪器100余台(套),科研人员数量较成立初期增长50%,“我们建立了严格的项目管理制度,从选题立项到临床前研究,每个环节都有标准操作流程,确保研发质量。”
在体制机制上,山东特谱药物研发有限公司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为研发保驾护航。“对内,明确各部门职能分工,形成‘研发—检测—中试’的闭环流程;对外,与高校、药企开展深度合作,共享科研设备与数据资源。”刘燕介绍。这种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让研发项目得以快速推进。
谈及未来,刘燕表示:“中药现代化需要久久为功,我们将继续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持续突破,让更多中药创新药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为推动中药事业国际化贡献‘特谱力量’。”
从传统方剂中汲取智慧,在实验室里攻克难关,山东特谱药物研发有限公司正以守正创新的姿态,在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图片来源:泰安高新区)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