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小程序
公众号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企业探梦科技:专利为炬 点燃青少年科创梦想
2025-06-05 10:22:17
来源:荆门日报  作者: 苏余 张粹兰

“六一”前夕,在荆门市东宝浩儒电商产业园的直播间里,一台会讲故事、能教编程的AI机器人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这一爆款产品出自拥有157项知识产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荆门市探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探梦科技”)。

从4万元起家到年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从一把螺丝刀到构建国际专利矩阵,探梦科技用10年时间走出了一条“实验室通向课堂”的独特路径。而贯穿这条成长之路的核心动力,正是不断积累和转化的知识产权力量。

创业突围

“螺丝刀”撬动的专利密码

2013年,探梦科技创始人余为伟辞去在广东东莞的高薪工作,带着仅有的4万元回到荆门创业。没有资金建实验室,他白天在校门口招生,夜晚伏案设计课程,3个月内便搭建出一套覆盖声光电磁力等基础科学领域的科技教育体系。

面对传统电子教具焊接操作的安全隐患,团队首创“免焊接电路套件”,只需一把螺丝刀即可组装完成。这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成为探梦科技叩开科技创新大门的第一把“金钥匙”。

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知识产权在这家初创企业中埋下了希望的种子。余为伟介绍,创业之初,荆门市、掇刀区知识产权部门通过专利和商标质押融资帮助公司解难纾困,为企业注入了发展动能。

专利筑基

从荆门“制造”到全球“智造”的跃升

如今,探梦科技累计拥有专利105项,涵盖发明授权、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多个领域,并布局6项国际专利。自主研发的“多功能音乐伴唱伴读器”“太阳能教具模型”走进全国课堂,并远销俄罗斯、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

其中,一款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自动化上料系统,将生产成本降低40%,助推年销售额大幅提升。现在,该企业估值过亿元,知识产权成为企业腾飞的强劲引擎。

疫情期间,探梦科技免费开放300节线上科学课程,吸引超过10万名青少年在线学习,带动电商销售逆势增长30%。那些售价仅十余元的太阳能小车、可以动手拼装的对讲机,成为孩子们接触科学的第一步。

这些产品的背后,是不断的专利创新与成果转化。余为伟感慨,知识产权不仅是企业的“护城河”,更是推动科教普及的重要力量。

向阳而生

让知识产权专利服务更多孩子

在荆门高新区生产工厂展厅一角,一台由麻城小学学生组装的迷你收音机与首张专利证书并肩陈列。这细节,折射出探梦科技“科创向善”的公益温度。

多年来,公司累计捐赠价值超30万元的实验器材,走进特殊教育学校和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只为让更多孩子能触摸到科学的温度。这份责任担当,也让余为伟荣膺“湖北青年五四奖章”。与此同时,探梦科技与荆楚理工学院共建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年输送近百名研发人才;联合中国科学院开发编程教具,覆盖全国50所中小学;已有13项专利实现转化,带来140万元收益,反哺产品研发速度提升50%。

余为伟说,知识产权不只是商业资产,更是社会价值的延伸。

迈向未来

打造科创教育头部品牌

探梦科技的专利“红利”仍在持续释放。余为伟表示,未来5年,公司将围绕“科学实验+机器人编程+人工智能”三大核心,打造创客教育头部品牌,冲刺科创板上市。

在荆门高新区,已有20余家企业围绕探梦专利集群构建起科创生态圈。从AI机器人直播间到自动化生产线,从校园实验室到国际领奖台,知识产权的火花已成燎原之势。

正如余为伟所言:“我们不是要培养科学家,而是要唤醒每一个孩子心中沉睡的好奇心。”

从一间出租屋里的实验室,到估值过亿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一个小小的工作室,到走向世界舞台的科教品牌——探梦科技用专利作为火炬,点燃了无数孩子的科创梦想。

余为伟用专利打通产学研壁垒的征途,恰是荆门以知识产权书写科教兴市篇章的生动注脚——当创新火种从车间跃向课堂,古老荆楚大地正升起一片璀璨的星空。

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高新视频 更多
高新热榜 全部本月
编辑推荐 更多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