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以“‘媒’好有约、‘油’我钻探、‘油’您见证”为主题的“中国石油开放日——走进渤海钻探”活动在诗经之乡河北省河间市举行。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等媒体记者以及网络达人、职工子女共80余人齐聚一堂,通过企业展示、技术讲解、赠书互动、文艺演出和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全面展示了渤海钻探公司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实践成果与责任担当。
“这只电动小老鼠能帮助钻井工人把井打得更快吗?”“没错,这就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井架穿大绳辅助装置,原先穿大绳需要15名员工干1个半小时,现在使用了‘电动小老鼠’,只需要5个人干40分钟!”在第四钻井公司技能专家工作室,领衔人高华以视频与实物模型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示了多项获国家专利的创新成果。从自动化钻机配套工具到井下应急系统,每一项突破都体现着“技术引领生产、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刻内涵。
在渤海钻探第四钻井公司40689钻井队施工的地热项目现场,红白相间的钢铁钻塔与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明快的画卷。第四钻井公司党委书记、经理刘平江介绍说:“我们紧密围绕‘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部署,坚定不移树立绿色低碳发展鲜明导向,积极参与地热能源开发,加快节能、环保、低碳发展步伐,在新能源赛道争做绿色低碳发展标杆。”
据悉,这个公司前期已完成地热井23口,进尺11.8万米,完井吸水、出水温度和气举均达到设计要求。施工现场,智慧井场系统实时调控能耗与排放,泥浆循环利用技术和低噪设备的使用,同样鲜明彰显了“绿色钻探”这个主题。
前来参观的学生张妍熙说:“以前我爷爷总说,钻石油可难了。但今天我来这儿看到了很多先进的设备,科技感十足。我长大以后也要成为钻井技术人员,为祖国钻石油。”
在第四钻井公司泥浆技术中心化验室,一场别开生面的石油科普小课堂正在展开。孩子们、记者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钻井血液”的传奇故事,在互动实验中感知石油与环境共生的科技魅力,“石油绿”悄然浸润心灵。
“我看展台上有很多岩屑样本,可怎么才能知道是否有石油呢?”看到第二录井公司第一展区内摆放的上百瓶古老岩层样本,媒体记者和学生们对这些神秘的“沙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岩屑是钻井过程中从地下带出的岩石碎片,通过显微镜观察、气测分析等手段,如果检测到一定浓度的烃类气体,就可能是天然气藏存在的信号。”
在另一展区集中展示了渤海钻探BH-WISDOM自研系列产品,包括钻井液位智能监测仪、井场气体无线监测系统、井场雷达边坡监测仪等。
在活动现场,第一固井公司虚拟仿真培训系统以“无实物、全沉浸”模式推动技能绿色升级;智能控制系统精准操控注水泥作业,实现能效提升与材料“零浪费”;一系列环保型外加剂产品和低碳固井工作液体系,成功破解复杂工况下的环保难题,并均走在了国际同行业的前列。
本次活动让公众近距离感受渤海钻探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井下作业公司作为协办单位,根据活动主题原创的现代舞《无名的人》和情景剧《霸33井抢险》,致敬在平凡岗位中每一个努力奋斗的“渤钻人”。
渤海钻探将持续强化绿色科技攻关与智慧化建设,在国家“双碳”目标引领下,努力构建更清洁、更智能、更可持续的能源勘探开发体系,为建设美丽中国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持续注入“渤钻力量”。
(企业供图)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