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小程序
公众号
饿了么、唯品会高管接连被抓 互联网企业贪腐屡禁不止原因几何?
2025-06-24 11:21:23
来源: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 孙立彬

近日,互联网公司接连重拳反腐,引起外界关注。

6月20日,有消息称,饿了么前CEO、即时物流中心负责人韩鎏被警方带走调查。对此,饿了么官方回应称,公司经内部调查发现物流主管韩鎏涉嫌职务犯罪,并向公安机关主动报案。

6月22日,据报道,唯品会营销副总裁冯佳路因内部反腐被抓,涉及金额巨大。对此,唯品会回应,对贪腐行为零容忍,副总裁Tony(冯佳路)因涉嫌个人经济问题正在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公司业务运营一切正常。

3月31日,抖音集团发布《2024年下半年反舞弊通报》,披露全年共有39名员工因涉嫌违法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并将23家合作方列入“永不合作”黑名单。

实际上,各大互联网公司反腐从未停止,但腐败还是屡禁不止,原因何在?

屡禁不止与公司管理、外部环境等息息相关

对此,浙江省省消保委第四届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专家、网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务总监姜子华认为,首先,扩张失控:业务增长快于内控建设,权力集中缺乏监督。其次,暴利诱惑:千亿级资金流动,微小腐败即可获巨利。最后,规则意识弱:企业文化忽视合规教育。

香港凌永山律师行注册海外律师万珏认为,互联网公司贪腐频发有以下原因:

行业特性驱动:互联网行业高速增长,涉及庞大资金流、复杂供应链和多方利益(如广告、采购、物流等)。这为员工在关键岗位谋取私利提供了机会。例如,采购货物和服务环节的“回扣”或流量分配的“暗箱操作”常见。

管理漏洞:快速扩张导致企业内部管理跟不上,权力集中于少数高管或核心部门,缺乏有效监督。像饿了么和唯品会这样的案例,显示高管可能利用职权进行不当交易。

文化与激励机制:部分企业过度强调业绩,忽视合规文化,员工可能为达成KPI铤而走险。此外,行业高薪吸引人才,但也滋生了“短期逐利”心态。

外部环境:中国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灰色地带(如不透明的商业合作)较多,外部诱惑与内部监管不足形成共振。

《未来科技法学》杂志编委会顾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互联网大厂贪腐并非个例。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互联网大厂纷纷密集通报反腐案例,包括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美团、小米、360、滴滴出行、去哪儿、作业帮、字节、网易、微博等。

曹磊认为,互联网行业流量为王,而部分大型互联网公司掌握行业内的流量命脉,部分职权成为某些企业内部员工腐败的滋生源泉。这种腐败对于电商企业本身是一种慢性的侵蚀,不仅导致整个平台与供应商关系紧张,还严重伤害了用户的体验。

抑制贪腐事件需从制度、法规等共同发力

如何健全相关机制抑制贪腐事件发生?姜子华建议,第一,分权+透明:关键决策多人参与,业务流程线上留痕可查。第二,举报闭环,设独立举报通道严惩腐败,司法快速协作严惩违规。第三,管好伙伴:审核供应商,签反腐协议,建黑名单。

万珏认为,企业可从以下方面完善机制:

强化内控体系:建立分权制衡机制,关键岗位(如采购、财务)实行轮岗制,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引入数字化审计工具,利用大数据和AI监测异常交易,如不合理的供应商选择或费用报销。

完善合规文化:高管带头树立“零容忍”态度,定期开展反腐培训,强化员工合规意识。

设立匿名举报渠道,保护举报人,鼓励内部监督。例如,腾讯和美团通过匿名热线发现多起违规行为。

透明化交易流程:采购、广告投放等环节需公开招标,确保多方监督。唯品会曾因信息系统的不透明操作被罚款,凸显公开的重要性。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定期审查供应商资质,减少回扣空间。

法律与惩罚并重:与司法机关联动,对涉嫌犯罪的员工(如唯品会冯佳路案)及时移交公安,震慑潜在违规者。制定明确的处罚细则,如解雇、追责赔偿,增加贪腐成本。

姜子华补充道,可以精准投入:短期花钱建系统(如风控、审计),但能避免更大损失。此外,主动预防:定期公开反腐成果震慑坏人,好声誉还能吸引更多合作。

战略性布局以平衡反腐成本与长期信任

万珏认为,企业平衡反腐成本与长期信任需战略性布局:首先就是成本优化。初期反腐投入(如审计系统、培训)可能较高,但可通过技术手段降低长期成本。例如,自动化监控比人工审计更高效。优先聚焦高风险领域(如采购、流量分配),避免全面铺开导致资源浪费。

此外是信任建设。反腐行动需公开透明,及时向员工、投资者和公众披露处理结果,增强信任感。如美团公布93人涉腐被查,强化了外部信任。通过公平的晋升机制和激励政策,减少员工因不满而滋生的腐败动机。

万珏认为,反腐不仅是合规需求,也是品牌资产。信任缺失会导致用户流失和监管压力,远超短期反腐成本。例如,阿里巴巴因反垄断被罚后,加大反腐力度以挽回声誉。持续沟通企业价值观,将反腐融入企业文化,避免“一阵风”式治理,赢得员工与市场长期支持。

万珏表示,互联网公司贪腐频发源于行业特性、管理漏洞与外部环境,企业需通过内控、合规文化和透明机制抑制问题。反腐成本虽高,但通过技术优化和聚焦高风险领域可实现平衡,同时公开透明的反腐行动能增强长期信任。中国互联网行业正处于规范发展的关键期,反腐不仅是挑战,更是提升竞争力的机遇。 

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高新视频 更多
高新热榜 全部本月
编辑推荐 更多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