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科技创新发展成就”专场发布会在长沙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是湖南科技创新发展态势最活跃、综合实力提升最迅速、支撑引领作用最强劲的时期。该省圆满完成“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目标,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年均增长11.61%,达1394.6亿元,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湖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李志坚介绍,“十四五”期间,湖南成立了高规格省委科技委员会,召开两次全体会议部署科技强省建设等内容,并在全国率先出台科技强省意见。“十四五”以来,该省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稳居全国第10,研发投入强度从2.16%提升至2.62%,从全国第13位进位至第9位。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从3.84%提升至7%,赶超全国平均水平。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800亿元,占GDP比重突破9%,总量和占比居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75万家,实现翻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高于同期GDP增速。区域创新综合实力全国排名跃升至第9位,在我国科技强国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五年来,湖南“五大标志性工程”成型起势,天隼实验室正式落户长沙,“1+2”实验室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4+4科创工程”全面实体化运行,取得重大科研成果100余项。湘江科学城建设进入“快车道”,引进落地研发中心项目40余个。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自2023年8月以来,新增各类研发机构1796家、实现翻番,长沙跃居全球科研城市第23位、较2022年提升11位。
记者还获悉,通过修订《省科技进步条例》《省科技奖励办法》等,湖南全面完成了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十四五”期间,该省体系化部署了“十大技术攻关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等,累计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超600项,取得国际国内首字号最字号重大成果35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45%,连续三年保持全国首位,企业创新能力指数居全国第8。
“十四五”期间,湖南出台了加快高校成果转化“二十条”措施,助推在湘高校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突破50%。通过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改革,该省引导银行向2.36万家科技型企业发放信用贷款超620亿元,推动上交所科创板企业培育中心(中部地区)在湘运营,科创板上市企业达19家,居全国第9、中部第2。湖南还建设了49家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室,遴选入库300名创业导师,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在人才方面,通过大力实施“芙蓉计划”,五年间在湘两院院士增至41名,国家级高层次科技人才超1000人,省级及以上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突破5000人。
李志坚称,在“十五五”期间,湖南将着力加快建设天隼实验室,争取种业、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国家实验室基地在湘布局,加快构建“1+2”国家实验室体系。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高水平建设湘江科学城,提升“4+4科创工程”平台能级和承载能力,推动取得更多可视化成果和突破性进展。深入实施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工程,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
“十五五”期间,湖南还将进一步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湖南模式,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接续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积极推进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飞行器起降安全实验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在文化和科技融合、深海作业装备等领域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建立使命驱动型实验室体系。支持大院大所大企在湘布局高能级平台,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一批“人工智能+”标志性平台,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的创新平台矩阵。
(受访者供图)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