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小程序
公众号
科技驱动变革,智启能源未来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三随一导”核心技术获突破
2025-09-26 11:40:56
来源: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  作者: 卢春晓 孙汉雄 刘建新

9月25日,从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传来好消息:截至当前,该公司今年已新建区域特色随钻评价模型17个,应用于现场28口井,随钻解释符合率同比提升3.03个百分点。这标志着该公司“三随一导”核心技术转化应用成果道路上再获新突破。

这项技术不仅提升了随钻解释与评价的精准度,也推动了与该公司地质工程一体化服务项目的互融共进,为石油钻井工程智能化、高效化施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聚力创新驱动,打造核心技术体系

创新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现在石油勘探开发日益复杂的技术挑战,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围绕油气勘探开发实际需求,深耕前沿科研领域,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持续攻关,成功构建了“三随一导”核心技术体系,即“随钻地层评价+随钻压力预监测+随钻工程智能预警+水平井录定导一体化”技术体系。这一体系是钻探领域以“实时化、智能化”为核心的录井技术体系框架。标志着该公司录井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

聚焦决策前置,提升勘探开发效率

在“三随一导”技术体系中,随钻地层评价技术是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该技术率先引入“数据流评价”理念,为整个技术体系提供地质背景和目标依据,实时识别钻遇地层及油气情况。通过实时采集和分析钻井数据,随钻地层评价技术能够为储层识别、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勘探开发决策由“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转变。

这一转变不仅提升勘探开发效率,也实现了传统录井从“事后评价”向“过程控制”的转型升级。目前,该技术已在华北、西南、吉林等重点油气区应用231口井,随钻解释符合率达80.12%,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和推广前景。

随钻监测预警,形成钻井“智慧哨兵”

在钻井过程中,地层压力异常是影响施工安全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该公司研发的随钻压力预监测技术,为“三随一导”体系提供安全约束,界定钻井安全边界。并将异常压力智能算法引入其中,助力钻井提速提效,保护好已钻油气层。目前已在华北、长庆、玉门等市场成功应用53口井,异常压力发现率87.04%、监测准确率达83%,在保障钻井安全、提升施工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应对钻井施工中其它风险,该公司还开发出随钻工程智能预警技术。并集成于自主研发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深度融合系统”中,构建“钻前风险预判、钻中实时预警、钻后闭环评价及数据迭代”全流程技术支撑体系。凭借100%的工程异常预警准确率,监测钻井状态,及时处理异常,如同“智慧哨兵”守护钻井施工安全高效。

推动技术融合,打造录井精品工程

在“三随一导”技术框架下,该公司重点推进水平井“录定导”一体化服务模式。通过深化导向方法研究、自主研发智能导向软件、搭建跟踪决策平台,实现录井、定向、导向三个专业协同联动。随钻评价、随钻监测、随钻预警三者共同构建起“地质-安全-工程”实时感知网络,支撑“录定导”一体化服务精准执行。

目前,该服务模式已为华北、长庆、西南等11个油气田提供技术服务,累计高质高效完成216口井的施工任务,水平井着陆成功率始终稳定保持100%,为各油气田的高效开发提供有力服务保障。

随着“三随一导”技术体系推广应用,标志着该公司在核心技术研发和服务模式创新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未来,该公司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重,推动核心技术与现场应用深度融合,助力我国油气勘探开发迈向更高质量新征程。

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高新视频 更多
高新热榜 全部本月
编辑推荐 更多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