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小程序
公众号
科学教育实践成果亮相2024年服贸会 为青少年播撒科技梦想的种子
2024-09-14 16:58:25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吴叶凡

“这是我们亲手做的阻尼器,它能够减少地震中建筑物的晃动。”

“去年我们学校一面墙被洪水冲出了个大洞,我就想到做一个智能防洪系统。”

12日,在2024年服贸会首钢园区的教育服务专题展展馆里,几位来自北京门头沟区的中小学生拉住记者,介绍他们的科技探索成果。

门头沟区是北京市六个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之一。今年服贸会,六个实验区首次搭建展位,聚焦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展现科学教育实践成果。

在科学教育实验区展位上,孩子们是舞台的主角和明星。

“上游和下游水的流速不一样,如果水的流速过小的话,它并不足以冲出泄洪道,因此我在智能防洪系统里设置了两个测速系统。”来自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校区初一年级的张同学指着沙盘,逐个向观众讲解系统设计思路。

记者观察到,虽然这款沙盘只有一个课桌大小,但可谓“五脏俱全”:不仅有用于测量洪水流速的测速系统,还有缓冲板、预警系统、水力发电系统等。

“系统用到现实生活中了吗?”一位观众好奇地提问。

“我只是初中生,这个系统太复杂,还需要经费,我的能力还达不到。”张同学笑着挠了挠头。

“真正的防洪、防震系统设计是非常复杂的,孩子们做到的只是皮毛。但我们非常希望以此给他们心里埋下一颗种子,鼓励他们不断探索。”来自门头沟区育园小学的李老师认为,相比于成果本身,学生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收获的启迪与思考更为重要。

张同学设计的智能防洪系统运行是通过编程软件实现的。张同学的老师也认为,“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学会运用编程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计算思维,这是我们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

为培育青少年的科学思维,提高科学素养,近年来市面上涌现了不少新形态的科学教育产品。服贸会现场,也有不少参展商展出了他们在编程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老师的‘手臂’上有三个最重要的模块,绿色的按键,白色的传感器,还有电机。”教育服务专题展现场,一堂智能机械手臂操作课程开课了。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记者使用编程软件操控机械手臂,把六个杯子叠成三层高后又复原。

展厅另一侧,一位家长正在与一块“黑板”玩“你画我猜”的游戏。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块“黑板”搭载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可通过游戏等方式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学习和体会大模型图像处理、语音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

“这在我小时候都不敢想象。”这位家长不禁感叹。

新技术、新动能的加入,不仅创新了科学教育的形态,更激发了青少年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我相信,现在为孩子们种下的这颗科学种子,未来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李老师说。

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高新视频 更多
高新热榜 全部本月
编辑推荐 更多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