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叶伟)10月24日,在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 2025)新能源汽车主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国际汽车工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郑亚莉代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正式发布《2026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
“2026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主要围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5大技术群+26个专题”,聚焦下一年度即将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新量产和应用规模显著提升的“三类”技术,面向全行业开展四轮调查与研究,来自120家单位的378位企业CTO、专家学者、技术骨干等参与此次研究,最终形成凝聚行业共识的年度技术趋势研究成果。
趋势1: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技术方案逐渐收敛
技术类型:实现重大突破技术
技术重要性:推动行业共识的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硬件配置、算法、算力协同方案,是L3相关标准法规制定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产品规模化落地与商业闭环的根本前提。
技术发展趋势:2026年,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将从当前依靠功能堆砌、配置冗余的探索,迈向技术方案统一、系统效率优化的新阶段。
趋势2:端到端AI Agent智能座舱即将进入规模化量产阶
技术类型:新量产技术
技术重要性:智能座舱端到端AI Agent拥有多模态融合感知与上下文长程推理能力,将推动汽车实现从“人适应车”到“车适应人”的范式转型。
技术发展趋势:2026年,智能座舱端到端AI Agent迎来量产元年,向多模态协作、长时空记忆、多场景服务演进。
趋势3:高端车型将规模化搭载HBM芯片
技术类型:规模显著提升技术
技术重要性:HBM芯片具备超高带宽、低延迟、低功耗、高集成的优势,为复杂算法与海量数据的实时处理提供关键支撑,是高级别自动驾驶和高阶智能座舱性能保障的首选硬件。
技术发展趋势:2026年,HBM方案在高端车型渗透率将超过30%。
趋势4:支持兆瓦超充技术的电动重卡车型将达百余款
技术类型:规模显著提升技术
技术重要性:稳态兆瓦级直流充电技术具备高兼容、低成本、少维护等优势,是破解商用车补能效率瓶颈、推动其大规模商业化的重要手段。
技术发展趋势:2026年,新上市兆瓦超充商用车有望达百余款。
趋势5:大电量HEV有望在全球市场迎来量产
技术类型:新量产技术
技术重要性:大电量电池(5kWh左右)兼具高功率与高储能能力,是系统提升HEV车辆驾驶平顺性与能效水平,拓展智能化功能的关键基石。
技术发展趋势:2026年,搭载5kWh左右电池的HEV将在国内外推广应用。
趋势6:高效宽温域热泵系统汽车市场搭载率有望突破40%
技术类型:规模显著提升技术
技术重要性:热泵技术是提升整车热管理系统能效的重要发展方向,结合环保冷媒热管理跨域协同技术将进一步突破其性能上限,使整车低温续航衰减降低40%以上。
技术发展趋势:2026年,得益于高集成热泵架构与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热泵技术有望实现整体汽车市场搭载率突破40%。
趋势7:分布式驱制动系统突破集成设计与控制技术
技术类型:实现重大突破技术
技术重要性:分布式驱动与EMB的集成设计与控制技术可进一步发挥电机的制动、差动作用,实现与EMB的优势互补,是提升整车动力学控制性能与能量经济性的重要路径。
技术发展趋势:2026年,将突破以功能安全牵引的分布式驱动与EMB的集成设计、以电机为主的防滑控制等技术,实现分布式驱制动系统装车集成与功能验证。
趋势8:车载光通信技术将完成实车验证
技术类型:实现重大突破技术
技术重要性:车载光通信技术以其高带宽、低时延和抗电磁干扰能力,为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实现海量数据传输与实时决策提供关键支撑,有望成为下一代智能汽车通信的重要方案。
技术发展趋势:2026年,随着通信芯片、通信协议、有源器件、连接组件等技术创新演进,光通信技术将实现首次实车验证。
趋势9:固液混合电池的搭载规模将进入十万辆级
技术类型:规模显著提升技术
技术重要性:固液混合电池是现阶段面向300-400Wh/kg及更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量产的重要技术方案,添加无机电解质和电解液部分聚合是当前主流技术路线。
技术发展趋势:2026年,更高比能、更具安全性的固液混合电池将搭载更多车型,市场规模将达到10万辆级。
趋势10:车路云协同技术方案在部分场景实现量产应用
技术类型:新量产技术
技术重要性:车路云协同技术通过协同感知、协同决策控制赋能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提升,遵循“分级、分场景、循序渐进”的发展路径。
技术发展趋势:2026年,搭载车路云协同技术的车型将迎来量产上市,部分功能场景开始落地应用。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