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小程序
公众号
2025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大会共探地信产业“跃迁时刻”
2025-09-26 17:48:57
来源: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 李争粉

本报讯(记者 李争粉)9月24-25日,2025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地理之道 智链时空 数演万象”为主题,围绕地理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与应用升级、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形势研判、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方向、数据要素市场化与价值化、地理可信空间建设等进行讨论,探讨“地理信息+”应用场景,探索地理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展示地理信息技术在“时空智能”时代背景下如何赋能千行百业。通过前沿技术和应用成果展览展示,帮助IT、信息化领域从业者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与成果。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李维森在致辞中表示,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成为驱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地理信息技术迎来新的“跃迁时刻”,在人工智能等技术加持下,智能化、可视化、互动性等方面实现了飞跃,地理信息平台软件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在智慧城市、自然资源管理、应急指挥、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地理信息正在创造“智慧”的新高度。他指出,创新是引领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他希望,易智瑞公司等地理信息企业要勇于创新、攻坚克难,产学研用各单位要深度融合、深化合作,进一步激发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的创新活力,为地理信息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时空底座,更是感知世界与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表示,大会为与会者搭建了高水平、多层次的思想碰撞与技术交流平台,分享地理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应用前沿趋势,展示时空智能技术注入各行业领域的成功案例与实践经验,推动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加速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他希望,易智瑞等诸多国内GIS企业要把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紧跟国际技术前沿,立足中国实际需求,在国产的GIS平台软件研发等领域攻坚克难,为我国的GIS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在致辞时表示,地理信息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现代测绘、GIS、遥感、卫星通航等技术方面正在显示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地理信息技术已深度融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乡村建设、文明生态建设等各个领域,并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力量。他认为,时空智能并非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对地理信息产业的革命性重塑,预示着地理信息领域迈向智能感知、自动分析和精准决策的全新发展阶段。他指出,以易智瑞公司为代表的地理信息企业,通过不断深耕,以积极开拓的精神和持续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了成熟的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随着它们以技术创新推动行业持续发展时,势必将为我国信息技术飞跃发展和产业机构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则以《构建安全可信数据空间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了分享。他表示,地理信息数据作为自然资源、低空经济、智慧城市、生态环境、应急救灾等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要素,必须确保安全可信。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直接关系到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承载着资源、环境、人口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沈昌祥院士深入浅出的阐述了网络安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自主可信计算在网络安全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发展历程。同时,带来了面向未来解决网络安全及地理信息安全的技术路径,在可信计算3.0体系的保护下,保证地理信息安全可信。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以《超越孪生 智能生命》为题进行了分享。他站在地理信息及应用的角度,分享了面向未来如何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开展相关工作,着重介绍了未来城乡规划建设应用的方向,及从人的需求出发,发挥“众脑”的作用,这为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的创新带来了全新方向。

“历经四十年发展,GIS已从专业地理工具发展为普世化的时空信息平台,在与现代IT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与创新利用下,GIS能力得到了提升,成为开放、互联、地理能力无处不在的地理神经网络系统。”易智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何宁表示,GeoAI是地理学与人工智能双向的深度和机理上的融合,二者在相互作用与赋能下,为人类带来了变革性价值,而时空智能是地理学在大数据与AI时代的一次华丽跃迁,是一场深度的学科范式变革,它是地理学从描述和解释的科学进化为能够进行认知和预测的科学,使地理信息系统走向地理智能系统,使GIS地理平台跃升为时空智能平台。

9月25日,大会组织了20场平行论坛,超过150个专题报告分享。同期,大会举办的地理信息产品、技术及应用展览吸引了数十家企、事业单位参与,并展示各自最新产品、技术和应用成果,吸引众多参会用户驻足参观。


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高新视频 更多
高新热榜 全部本月
编辑推荐 更多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